2018年1月18日上午,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病房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家长,他们正焦急地等待着自己孩子的会诊结果。病房里,二三十个医生正围着一位头发花白、微微驼背的老大夫一起讨论病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这是泌尿外科每周一次的科室大查房,专门为讨论住院或门诊的疑难病例而设立。每个周四,这里都是相同的场景。在家长眼里,被主任们围在中心的老者也许只是位德高望重的专家。然而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就是我国小儿泌尿外科专业赫赫有名的领军人物黄澄如。
黄澄如(左)和孙宁一起探讨病情
黄澄如和她的小患者之间的年龄相差了将近一个世纪。她是国内最早的小儿泌尿外科专业组创建者、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创建人。60多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已成为全国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小儿泌尿外科专业组,带出了孙宁、张潍平等一大批专业领军人物,国内一半以上的小儿泌尿外科专业组都是在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后回当地组建成立的。其实,黄澄如的影响不只是在专业上,其师德医风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医护工作者。
苛严求真
如今,92岁的黄澄如仍然每周出门诊。她87岁以后不再亲自操刀,却坚持上手术。她说,不接触病人,不上手术,查房时就没有发言权。
黄澄如生活中平易近人,爱开玩笑,但在工作中绝对是一丝不苟,查房是出了名的严厉。说起黄澄如的认真严格,泌尿外科医生王冠男说,她总是亲自把所有患儿巡视一遍,根据患儿病情,对管床医生进行提问,一个问题有时从管床的年轻医生一直问到主治医、主任医,甚至一直到70多岁返聘的老教授。
黄澄如提问不留情面。现任病区主任张潍平是黄教授的得意门生,他印象里,老师虽然慈祥可亲,但对工作却格外严格。张潍平说:“黄头儿很严厉,批评的话让人臊得回去不认真看书都不行,我们泌尿外科的人都怕她。”为了查房时不丢人,年轻医生在查房前都会“恶补”文献,一来二去,泌尿专业的医生养成了爱看文献的习惯,轮转的年轻医生也都感慨在泌尿专业收获最大。
王冠男说,黄头儿总是教导年轻人,白天跟着老师做手术,晚上回家一定要看书,对照白天所见,不断总结,日积月累,手术技巧自然提升。在临床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写成文章,这是提高自己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可以“逼着”自己阅读文献,进一步深入理解、掌握疾病。黄澄如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小儿泌尿外科多数病种的首次报道均出自她手。她提倡写文章,但反对为了写而写,她经常教导学生要写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写文章过程中绝对不能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时至今日,为了紧跟时代步伐,黄澄如仍然会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到病理科、放射科阅片,到病案室查阅病历随访记录。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正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成长,孙宁、张潍平等人对医学的敬畏也由此激发,无论学术还是行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半分掺假。
敢于担当方可克难
曾任泌尿外科大病区主任的孙宁一直将黄澄如视作自己行医之路的指路人。老师的担当精神对他影响尤深,用他的话说:“老师身材瘦小,却能肩负千钧。”
1997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了一名一岁多的小患者鹏鹏。鹏鹏患有双侧母细胞瘤,入院时腹围已经达到了65厘米。一个月的化疗,肿瘤不减反增,长至71厘米,就像一个足球扣在他身上。肿瘤压迫,鹏鹏陆续出现了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状况。虽然一次次地被抢救回来,但是科里的医生,包括孙宁,都觉得孩子没有进一步救治的希望了。
然而,黄澄如却作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为孩子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当时条件所限,鹏鹏这样的病情,手术安全完全无法保证。面对激烈的反对,黄澄如说,“谁都知道风险大、难做,但病人不放弃,我就不放弃!”
手术比预想的还要复杂,来来回回做了多次。第一次手术,黄澄如为鹏鹏取出了1.7公斤肿物;第二次手术取出了2公斤肿物,当时鹏鹏的体重才只有11公斤……终于,黄澄如的坚持让鹏鹏重获新生。直至今日,黄澄如每逢过年都会收到鹏鹏寄来的明信片,那张小小的卡片承载了19年来鹏鹏一家人对这位精诚大医的感激与敬重。
“因为有了这个孩子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强的自信心。再有这样的病例我们都接,我们是心里有底都不怕。”张潍平说。回忆起这次经历,孙宁依旧觉得很震撼,“黄大夫这件事情很教育我!所以再大的风险、再难的手术,只要家长还抱有希望,愿意争取,我就一定会争取。”
科室里有个3岁的小女孩,右侧肾脏患有恶性肿瘤。来到儿童医院就诊的前一年,曾在当地一家医院接受过手术治疗,但因为肿瘤太大,手术只取出了部分组织。一年后,孩子腹部的包块明显增大,呼吸费力,家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孙宁。
面对在体内生长了一年多的巨大恶性肿瘤,孙宁当时也没有把握。他的学生都劝他别冒险。孙宁是国内小儿泌尿外科权威,业内公认的第一把刀。但他丝毫没有顾及手术失败可能会对自己声誉产生的影响,他说:“只要病人有一线希望,咱们就要为孩子去争取。”孙宁和同事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经过6小时的手术,成功将重达2.8公斤、占孩子体重四分之一的肿瘤完整切除。出院时,孩子的父母眼含热泪对孙宁深深地鞠了一躬。
“疑难病人不许推。小儿泌尿外科的病人,到了北京儿童医院,不能让他再转走了!”黄澄如掷地有声的话语,嵌进了孙宁、张潍平等一代代泌尿外科医生的心里。凭着这份执念,他们勇担风险、攻坚克难,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疾病诊治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一言一行总关情
说起自己的恩师,孙宁坦言,平日从老人平静的语气、和蔼的神态里看不到一丝波澜,但老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又让人觉着极具分量。
92岁的黄澄如面带慈祥,见到患儿家长总是笑眯眯的。考虑到黄教授的年龄,科里只为她安排了7个特需号。可老人心疼孩子,面对蜂拥而至的家长,老人总是有求必应。分诊台的工作人员心疼地劝她要注意身体,别再加号了。老人缓缓地说:“没办法,都是那么老远来的,不容易。”
家长千里迢迢半夜排队,只为听黄奶奶最后的“宣判”。“没事!”这是家长听到的最踏实的一句话。可有些家长还是不放心,黄澄如便耐心解释,直到家长揪着的心彻底放下。
包皮粘连是泌尿外科的常见小病,却是患儿家长的心病。相对于两三千元手术费的包皮环切,黄澄如有一招最原始、最安全有效的徒手治疗方法。她凭借娴熟的技巧,不到十分钟就能把家长的心病了了,用药也是想不到的便宜——一支红霉素眼药膏。
有时一上午的特需门诊,这样的病历占到90%以上,黄澄如笑称自己都成了分包皮粘连的专家了。一上午处理二三十个孩子,对许多医生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已过鲐背之年的黄澄如来说并不轻松。试想一位推窗都觉吃力的老人,一上午要起身二三十次,在检查床旁保持弯弓曲背的姿势,安抚哭闹的孩子……是何等的不容易!而且,对于依然坚持一笔一画书写患儿病历的黄澄如来讲,这天的午饭肯定是吃不上了。
在学生眼中,黄澄如不善言辞,但她朴实无华的一言一行,正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在黄澄如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下,“一切为了孩子”的信条被泌尿外科全体医生奉为圭臬。
小儿泌尿生殖畸形发病率非常高,尿道下裂更是常见病。治疗非常困难,手术方法多达300余种。孙宁常对大家说:“每个疾病都有很多种治疗办法,但不是最贵、最先进的就最适合患者。对待疾病治疗,能用简单办法就不要用复杂的,要尽量用最简单的药。”
泌尿外科医护人员的医风医德感动着无数患儿的家长。经常有家长把红包塞到孙宁手里,都被他一一谢绝。还有的家长送来锦旗和牌匾,孙宁说:“不用送这些,一面锦旗两三百块钱,还不如把钱省下来给孩子买营养品,孩子痊愈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
面对记者,孙宁说:“不要过多地说我们,我们都是跟着黄头儿的脚印一步步走过来的。”访谈临近结束时,孙宁坦言还有一个故事不得不说。事情发生在恩师的老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文斌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在仪式快结束时,北大医院院方代表询问黄澄如有什么要求。众人都认为这是礼貌性的问候,没想到黄老却语出惊人:“我有一个要求。”正当众人纷纷猜测老人会提什么要求时,黄澄如道出了这样一个心愿:“我们儿童医院有个医生要到北大医院去学习一下,希望你们能尽快安排。”这件事在孙宁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说,一句话足以让人看清一名好医生关注的是什么,放弃的是什么…… (文/李聪)
友情链接